护理学院
学校主页 | 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 |  English
 首页 | 学院概况 | 教学机构 | 师资队伍 | 课程建设 | 党团建设 | 学生管理 | 研究生教育 | 教学资源 
教学机构
 
当前位置: 首页>>教学机构>>急危重症护理学教研室>>教学任务>>正文
本科课程《急危重症护理学》课程简介
2023-11-30 16:42   审核人:


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简介


课程名称:《急危重症护理学》

名称:《Emergency and Critical Care Nursing》

开课单位:急危重症护理学教研室

时:70学时,其中理论34学时,实验36学时

:3.9学分

课程性质:专业必修课

主讲教师:陈美副主任护师、权明桃主任护师、曾慧主任护师、肖烨副主任护师、

梁园园副教授、胡汝均副主任护师、李晓娟副主任护师、陈芳主管护师、

陈俊希主管护师、单立婧主管护师、吴华炼主管护师、何婧主管护师、

陈德友主管护师、罗公印主管护师、苏小林主管护师、韩蝶主管护师、

     王海燕主管护师、赵怡主管护师、青远琴主管护师、唐浩主管护师、

肖旋主管护师、吴华炼主管护师

适用专业:护理学、助产学

教学目标:根据学情分析,结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,确立知识、能力、素质三维教学目标,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具体如下:

知识目标:掌握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原则及护理措施,常用急危重症护理和监护技术;熟悉急危重症患者病情评估,理解归纳急危重症护理和灾难护理的基本理论;了解急危重症患者、环境及理化因素损失等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。

能力目标:能及时准确评估急危重症患者病情、突发意外事件,并能做出正确应急处理;具备较强的临床思维和专业实践能力、评判性思维能力、创新能力、团队协作及沟通能力。  

素质目标: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规范及医德高尚的护理情怀,树立“时间就是生命”的急救意识,强化珍惜、爱护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树立为人民健康奉献终身的职业理想,培养家国情怀和专业自信。

课程概述《急危重症护理学》 是专业必修课程,也是核心课程。课程主要介绍院前急救、重症监护、常见急危重症的病情评估、救治原则和护理以及常用的急救技术,是研究各类急性病、急性创伤、慢性病急性发作、危重患者的抢救与监护、急诊急救医疗体系以及药物学、灾难医学等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。

课程于2001年开设,历经十余年的运行和探索,2007年获校级精品课程,2016年获校级优质课程,依托课程建设创建了国内首个护理学创客空间。2019年获校级线下金课,2022年获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。教师团队自主研发的“现场急救技能3D实训教学”于2022年,2023年分别获批为省级、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,拥有独立的《急危重症护理学》实验技能室。

课程秉承“以学生发展为中心”“以成果为导向(OBE)”及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”的教学理念,充分利用新兴信息技术,深化教学改革,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。课程先后开展了以体验为主导的翻转课堂、体验式教学、虚拟仿真教学等多元化特色教学,目前已构建了“三位一体”即“三维目标、多轨并行、多元评价”的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教学体系。通过多元教学手段的实施,突破传统教学难点和痛点,实现了价值塑造、知识传授、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,培养了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及道德规范、扎实的理论基础及娴熟的操作技能,也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、批判能力、创造能力及动手能力,树立了急危重症救护意识,为培养急危重症专科护理人才打下坚实基础。  

考核形式:终结性评价(期末理论考试)占50%+形成性评价{网络课程学习情况10%(学习进度、课后作业、互动交流)+平时作业5%(实验报告、心得体会、反思报告)+教改课程15%+实践能力评定15%+考勤5%(理论课、实验课)}占50%。

   材:桂莉 金静芬主编《急危重症护理学》,出版时间:20226第五版。


关闭窗口